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1. 手机版
  2. |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网站首页 > 世界经济分析 > 全球经济大萧条

全球产业链解体(五)

2015-04-26 21:25:38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阅读

 第二章  国际产业链发展

 

  国际产业链是二战后的产物,形成基础则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从亚当斯密开始,国际自由贸易理论和国家保护主义实务相互冲突,影响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每当两者冲突激烈,就会导致经济危机和战争。随着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并且引发二战。二战后,美国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试图通过修补理论与实务的冲突,达到长久经济发展的目标,国际产业链随之获得发展。

 

  欧洲工业革命后,经济理论和实务的冲突是国际社会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原因。亚当斯密通过《国富论》,树立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国富论》通过对分工的论述,抨击重农和重商主义,倡导自由贸易理论。从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成形,并且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理论基础。不过随着欧美基督教力量消退和现代国家力量的崛起,自由贸易理论的作用改变,实际上成为工业强国的理论武器。强国以自由贸易理论的形式对弱者进行规劝,显得弱者也能够从贸易中获得利益,让弱者自动顺从强者。但是由于3个因素,导致自由贸易理论难以实施:1、弱者进行自我利益保护,拒绝实施自由贸易;2、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恒强,国家立场发生改变会形成国家间冲突;3、经济危机爆发,自由贸易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引发国家保护主义,国际经济矛盾冲突加剧。当国际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战争不可避免,以解决经济问题。

 

  二战后,在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持下,国际产业链得到发展。二战结束后,在美苏英法等国的主导下,世俗的现代国家通过疆域分割世界,并将短期经济利益置于最高的位置。随后美苏争霸,分成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实质上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强调自由贸易理论,推动自身阵营国家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开始获得极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国家的功能,在自由贸易力量的支持下进入其它国家,为母国的经济利益服务。随着跨国公司的力量日益壮大,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日益深入,国家产业链逐渐成形,并得到大力发展。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国际贸易

 

  在农业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贵族的特权。在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剩余少,还需要向军事掌权者进贡。余下的剩余则用于生活必需品的交换,这些生活必需品也主要在附近生产。各地经济主要实施就近生产、就近消费的小规模交换模式。国际交换只出现在帝国或者王国的上层,交换的内容也主要是奢侈品。例如,在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共和国的恺撒有一次穿着中国的丝袍看戏。精细光滑、轻盈鲜艳的中国丝绸与当时人们穿着的粗麻、粗毛相比,显得极为华贵。古罗马贵族开始争相穿着丝绸衣袍,以显示高贵的身份。在后来,中国丝绸大批输往古罗马帝国,价格仍然极为高昂,按照重量的价格接近黄金,也就是12两黄金才能买1磅丝绸。从此,昂贵的中国丝绸成为欧洲贵族的象征,贵族花费巨资购买丝绸,导致长期的黄金外流。到17世纪时,欧洲本土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但是贵族仍然只认中国丝绸,而且丝绸进口量巨大。许多本土欧洲丝绸模仿绘制龙、凤、花鸟等中国传统图案,并且注明“中国制造”假冒从中国进口。从经济的角度,由于丝绸主要针对贵族,属于贵族的奢侈消费,与绝大多数民众无关。不过,由于贵族的奢侈消费过大,导致金银大量流失引发当地经济陷入困境。

 

  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重商主义理论逐渐形成。随着欧洲经济发展,欧洲世俗王权的力量开始扩张,战争行为日益增多,要求国王和封建主积累更多的金银,以应对战争和对外扩张的耗费。重商主义开始兴盛,成为社会中的主要贸易观点。重商主义强调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金属)的供应,因此需要通过对外贸易积累金银的财富。国家应当支持对外贸易,通过外贸顺差获得更多的金银,进而积累财富。由于社会的生产能力有限,对外贸易的规模也有限,社会财富恒定,国际关系属于一输一赢“零和”或者双输的关系。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就需要保持顺差,就需要积极实施保护主义限制进口并鼓励出口。尤其对于承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应该实施相关的高关税壁垒保护。重商主义支持君权,支持统治者对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政治决定经济。在重商主义的支持下,一些国家以获得金银为唯一指标,竭尽全力实施海外扩张,并且对海外扩张地进行掠夺。在掠夺过程中,君主和封建主的相互关系交织,有时候会发生尖锐矛盾,进而引发战争。战争反过来支持王权,削弱基督教对于社会的主导地位,强化社会民众的世俗国家观念和民族主义观念。耗费巨资的王权也需要战争和扩张,以获得更多的金钱。重商主义的代表是西班牙,积极在南美地区的殖民地进行扩张,并且大规模抢劫当地并不非常多的金银产品。长期掠夺的结果是,南美从开始就比北美地区处于更贫困落后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南北美社会经济差距。

 

  工业革命推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的一个关键是,依赖工业生产的规模化方向,以平民为主要目标和导向。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持续大幅提高,社会中的物资剩余越来越多,社会民众交换和消费的产品日益增多。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国际贸易也大量增加,民众越来越多地开始消费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而在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亚当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英国政府和企业在自由贸易理论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工业革命发展和升级的力量,积极拓展产品销售领域,推动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国际贸易也根据生产要求,开始进行具体细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原材料贸易,给越来越大规模的生产提供基础来源,如同给正在打仗中的枪炮提供弹药;二是产成品贸易,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之后,主要面对大众市场,通过平民消费掉大量的产成品。当原材料和产成品贸易形成规模后,也开始形成产业链的基础。而随着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国际贸易也日益深入社会民众的生活。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理论作为引导。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主要的生产形式是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械化工场过渡。这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高度强调分工的作用。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举例,说明分工生产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国民财富。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在分工中,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例如,在家庭和社会的分工中,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将家庭扩大到国际分工的层面,就达到分工中的最高阶段。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

 

  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通过这些论述,亚当斯密否定封建传统的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倡导自由贸易,为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在理论上铺平道路。在论述分析过程中,亚当斯密强调产品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通过对分工的论述,亚当斯密创见性地解释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强调国际自由贸易互利共赢的状况.从国家经济上,亚当斯密既是对英国和北美殖民地关系的解释,也是从理论上明确英国和北美殖民地关系的优越性。

 

  亚当斯密的理论被看作绝对优势理论,成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随后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继承和发展绝对优势力量,完善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力量扩大了贸易的讨论范围,对于国际贸易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假设,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于,一个A一天生产5双鞋子或者一件衣服,另一个B一天生产1双鞋子和5件衣服。如果两个人各自生产两天,总共只能生产6双鞋子和6件衣服;如果两个人通过分工和交换,各自集中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总共能够生产10双鞋子和10件衣服,双方都能够生产的更多,收入也更多。而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进行假设,A一天生产5双鞋子或者3件衣服,B一天生产1双鞋子或者2件衣服。两个人各自生产两天,总共只能生产6双鞋子和5件衣服;如果两个人通过分工和交换,各自集中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总共能够生产10双鞋子和4件衣服,双方都能够生产的相对更多,收入也相对更多。在这里,虽然BA比较属于全面劣势,没有绝对优势的生产能力,无法形成绝对优势的交换,但是BA进行比较,形成相对的衣服优势,这个相对优势的原因是在鞋子上更劣势。即使这样,两个人也可以进行相对分工,相对生产更多的产品。

 

  通过这样的比较方式,李嘉图强调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自此,基于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经济学界广泛接纳,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导理论。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生产的要素禀赋论被进一步提出,从生产基础环节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持。理论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认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仅仅只是劳动力,而是多种要素的组合。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价格差别则由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所决定。另外,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因此也形成不同的成本。所以,一国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相应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在使用本国稀缺要素、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产品生产时,成本就比较高。所以,不同国家生产出相应的廉价产品并且进行交换,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要素禀赋涉及到国家方方面面的资源,而不仅只有生产和劳动本身。在现实经济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仅涉及到产成品,还包括原材料也就是生产要素部分。这样的理论提出等于开始涉及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涉及到整个产业或者产业链。随着国际经济的扩张,要素禀赋论被高度重视,成为20世纪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指导理论。

 

  随着这些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和传播,先进工业国家积极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先进国家在与落后国家的交往中,引导落后国家的人们相信,通过自由贸易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人们都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实现共同的发展。不过,在先进国家进行推销的过程中,落后国家往往会忽略一些关键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会让落后国家因为自由贸易而变得富强,反而变得更加穷困,进而发生动荡和大动乱等困境或者灾难中。例如,下述三个问题就是这些关键问题的部分反映:

 

  1、生活与社会冲击,主要指国际分工和贸易对落后国家民众生活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先进国家表现出工业和农业全面先进的特点,尤其是各种工业品质量好、价格相对便宜。当先进国家的工业品进入落后国家后,直接冲击落后国家手工业,造成大量的失业。这些手工业者失业后,不仅个人和家庭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而且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大多数落后国家的社会组织效率低、社会风险能力差,难以应对动荡的局面,结果动荡经常升级为整个社会的大动乱。

 

  2、贸易逆差与贫困化,当先进国家的产品进入落后国家后,落后国家的人们会纷纷掏钱购买先进国家的产品。这些钱流回先进国家,支持先进国家扩大生产,对于先进国家是贸易顺差。同时,落后国家的钱越来越少,造成整个社会日益贫困,加速工业和农业的经营困境,严重的导致大量中小工商户和农户破产。而这种情况就是重商主义所担心情况,因此重商主义强调贸易顺差,并且试图通过贸易壁垒保障贸易顺差。但是在自由贸易环境下,落后国家已经相信了自由贸易理论,因此人们往往不会从自由贸易的问题找解决方案;而是将矛头指向内部,人们为了在内部争抢越来越有限的金钱,而形成越来越深入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是,对动荡推波助澜,加剧动荡造成的大动乱。

 

  3、技术差异越来越大,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国家之间,生产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技术差异。两国之间技术差异越大,两者的发展程度差异也越大。当先进国家通过发明和应用先进技术,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后,以较低的价格占领落后国家的市场。随着收益增多,先进国家的企业主就会将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上,发明更先进的技术,生产更好的产品,进一步巩固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随着先进工业国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落后国反而更没有先进的技术与先进国相抗衡,甚至自身本来拥有的技术都被废弃。当这样的模式形成后,就意味着对于先进国家的技术依赖,也就需要更多的钱购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导致内部日益贫困,加速社会的大动乱,大动乱往往意味着战争。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美国首当其冲经历大动乱-南北战争。南北战争是美国唯一一次大规模内战,也是美国经历的死伤人数最多、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战争。这次大动乱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地区,要求实施国家大一统集权主义,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而南方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地区,则坚持美国建国初期的各州自治,并且奉行国际自由贸易。当两者的利益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发展成为双方的内战。

 

  从基础上,内战的起点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美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其建立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西班牙在美洲进行拓殖的过程中,根据重商主义的思想,采取直接统治、经济压榨和文化同化等手段,将殖民地看作是帝国的低等级统治区,对殖民地进行单向经济榨取。殖民地的中上层接受西班牙统治,将自身的地位巩固依附于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并帮助西班牙压榨殖民地的经济,尤其是抢劫殖民地的金银。随着拿破仑占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趁机发动独立运动,成为各自独立的国家。在欧洲打垮拿破仑之后,西班牙本想借助欧洲神圣同盟的力量,重新恢复独立地区的统治。但是,美国总统提出门罗宣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阻止西班牙和欧洲列强的行为。

 

从经济上,这些地区在建设之初就只注重榨取而缺乏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在独立后,各地不再被西班牙压榨,基本断绝与西班牙的经济往来。但是,由于这些地区无法形成独立发展的经济体,缺乏基本的经济方向,长期在困难中挣扎而难以得到提升。与之相对比,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则主要是清教徒/新教徒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发展和拓殖,并且进行自治。自治方式保持与英国相当的独立性,进而形成强烈的独立意识。当英国下令对北美殖民地进行增税时,当地民众激烈反抗英国的行为,进而并引发独立战争,奠定美国的建国基础。美国的成立只是增加一个国家的形式,并没有割裂美国与英国的经济往来,这是美国和原西班牙殖民地的拉美国家关键的不同。在英美双方的经济往来过程中,共同奉行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继续和过去相同的经济往来方式。可以说,在美国成立的早期,除了不再向英国交税之外,在经济上和独立之前的差异并不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增强。美国最初建立的时候,是按照美国宪法的规范,只是各州之间的联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小,主要负责对外军事和外交,各州自决的权力很大,自行决定本身的各方面政策实施,并且有权否决联邦政府的政策。在这样的系统下,北方经济和南方经济因为种类不同,形成显著的利益需求冲突。随着欧洲具有技术能力的人大量移民到北方,加上北方的经济基础,推动北方的工业经济逐渐发展。同时南方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尤其是种植园生产大量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代表。

 

  如果按照国内贸易思维,南方的种植园作物收获后,供应给北方的工业生产,生产出产品后销售到市场,获得收入和利润。但是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南方种植园的作物生产出来,并不卖给距离很近的北方,而是卖到远在欧洲的英国。英国高价从美国收购棉花后,通过先进的生产模式,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再返销到美国市场。也就是说,美国棉花舍近求远,从美国拐个弯再回到美国,工业生产的利润主要由英国获得。

 

  在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中,英国的纺织工业是绝对优势产业,而美国南方种植园棉花是优势,两者互补形成高效组合,都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国北方的纺织工业经济被绕过。北方既得不到南方的便宜棉花,也在市场上竞争不过英国的纺织品,很难获得生存的机会。如果北方和南方不是一个国家,可能北方也不会有疑义。对于北方来说,既然美国成立了,就应该像一个国家一样运转,而南方卖棉花给英国的模式根本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只是传统殖民地各自为政的经济模式。可以说,北方工业经济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需要建立美国形成大一统的运作模式,通过增强联邦政府的作用,逐渐实施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进而建立美国国内的统一市场,让美国的工业能够生存下来。

 

  1828年和1832年,在北方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高对欧洲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支持北方各州的工业经济。但是美国南方农业州担心,欧洲各国会提高农产品关税,对美国进行报复,结果将打击美国南方的农产品向欧洲的出口。农业州南卡罗莱那州议会召开州代表大会,通过了《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宣布18281832年的关税法于该州内无效。而且州议会并通过相关法令以贯彻该项条例,包括授权组织军队与购置武器。为回应南卡罗莱那州的威胁,国会通过了《军力动员法》,当时的总统杰克逊还派军舰威胁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在1933年被迫取消州议会制定的条例,向联邦政府屈服。不过,在南方的支持下,1833年关税法案通过,逐渐降低关税,抵消18281832年的进口关税的结果。

 

  1837年,因为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加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减,导致南方农业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尤以棉花为甚,以农业为主的美国经济陷入长达数年之久的严重困境。1842年,以北方为主的国会推出黑色关税法案,再次提高进口关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到1846年,南方支持的沃克关税法案出台,再度削减关税。这一系列事件意味着,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在持续升级。北方要求扩大联邦政府权力,并且增加关税,实施国家主导的贸易保护;南方则试图坚持最初美国立国原则,即使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也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

 

  在北方和南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从军事上对外御敌目的,扩大到对国内州动用武力、推动国内政策的范围。联邦政府开始凌驾于各州之上,美国的大政府政策开始成形。谁掌握了联邦政府,谁就能够利用联邦政府的力量,压制反对自己的人群。而希望借助联邦政府力量实现自己目标的人,积极参与联邦政府运作,反过来支持联邦政府的权力扩张。从总体上,不论南北方在具体政策上谁占上风,北方的大政府目标在逐步实现。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联邦政府的力量也越来越强,但南北方矛盾日益突出,联邦政府成为双方争夺的主战场。在美国建国后,开始持续扩张之路,尤其是向西扩张。1820年美国共有人口964万,在18201860年间,大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为美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到1853年,美国的版图已经达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到 785万多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增加7倍多。1840年后,大量移民向密西西比河以西迁移,而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更刺激人们的西部大冒险。美国联邦政府在西进运动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通过政策的鼓励,支持铁路、公路和河流等交通设施建设。1828年美国开始修筑铁路,1860年铁路里程长达3万英里,超过其它国家的总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极大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公路的建设上,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里程长达6400公里。随着蒸汽机船的发明与使用,美国政府又加强了对水运的建设。1817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德逊运河和西部的大湖区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25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

 

  当人口、土地和基础设施同时快速扩张,引发北方和南方对于这些资源的争夺。因为联邦政府拥有西部的各种主要资源,所以争夺这些资源需要在联邦政府的层面进行,争夺到联邦政府就能够获得这些资源。从方式上,北方希望通过直接控制联邦政府,让这些资源为自己所用,成为大工业的重要基础。南方农业州各自关心自身的种植业和作物出口,因此缺乏争夺联邦政府的强烈意愿。不过南方农业州希望在州一级获得更多的同盟,反过来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随着两者的矛盾日益激烈,焦点集中在联邦政府的作用上。

 

  1857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被视作第一次国际范围的经济危机。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1957年美国工业企业开始大批倒闭,当年近5000家企业破产,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减产20%~30%,铁路建设工程量缩减一半,造船量减少四分之三。每周运煤量减少15000万吨,许多煤矿关闭,煤价大幅度下跌。在农业上,由于俄国小麦的竞争,欧洲粮食本已过剩,又加上美国小麦丰收,播种面积扩大,结果粮食价格急剧下跌。紧接着,美国又同时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 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破产银行和有价证券共损失达8000万英镑,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则高达25000-30000 万英镑。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英国的经济也开始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

 

  在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持下,英国和美国经济实际上仍然处于一个整体。英国人大量投资在美国的企业和铁路上,美国企业倒闭后,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引发很多英国投资者的破产。由于英国工厂的大量需求来自于美国,美国经济危机导致对英国工业品需求显著减少。英国投资者损失惨重或者破产,同样减少英国国内的工业品消费。两者影响叠加,英国本土的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大规模停工减产。随着英国企业库存增加,同时产品价格显著下跌,进一步导致更多的企业倒闭,英国工人大量失业,加剧产品消费的减少。英国拥有很多中小家庭作坊和商店,因为消费减少而倒闭,导致更多的工人失业,英国经济危机更加深入。

 

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大陆,引发了欧洲大陆的企业破产潮。企业破产后,大量企业债无法偿还,引发欧洲的金融危机,进而形成类似于英美的经济危机。美国的1857年恐慌是1837年恐慌的升级版。不过由于1837年美国经济规模小,危机对国际影响不大;而且经济以农业为主,南方农业经济反对政府干预,实施贸易保护的意愿不强。但是到1857年,美国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工业经济和金融涵盖的人口,已经占到美国经济的主要部分,美国的方向也随着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1857大恐慌”推动北方坚决支持贸易保护主义,人们开始对大恐慌的原因进行探究。不过由于北方、西部和南方等不同地区的经济模式不同,各自面对的形势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明显不同。

 

  在北方的工业经济集中地区,人们主要关注工业生产。虽然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相关建筑用工业品的需求剧增,但是美国的工业经济却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大量生铁、铁轨、火车车厢等都是从英国进口,而且棉布等英国传统优势工业也在大量向美国销售产品,极大地促进英国的工业生产。与此同时,美国的相关产业和英国相比处于劣势,生产增长速度缓慢。大恐慌后,北方出现严重的失业潮,人们将矛头对准英国和南方。虽然显而易见英国工业生产比美国先进,自然能够抢占美国市场,但是由于自由贸易理论是社会经济的主导思想,美国北方的舆论无法直接攻击英国工业生产本身。舆论拿欧洲的人工做文章,认为欧洲工人工资低下生活条件恶劣,所以能够生产出低成本的产品。所以美国应该提高关税,让欧洲产品不能因为欧洲工人廉价而获利,以平衡美国生活水平和欧洲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是,由于南方的阻挠,美国关税难以上升,美国无法应对欧洲的低成本竞争。如果美国想摆脱大恐慌,恢复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就必须让步,提高关税并减少从欧洲的进口。

 

  同时,南方的立场明显不同,南方的民主党多次坚持自由贸易,坚决反对增加关税。而且南方的经济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认为经济问题并不严重。在北方,也有支持小政府和自由贸易的民主党,但是与南方的民主党态度有明显的不同。北方的民主党央求南方民主党,在关税上先以大局为重,支持陷入严重困境的北方经济,但是南方因为不了解和不关心北方的状况,仍然按照自由贸易力量,坚持美国的低关税政策,迫使联邦政府无法行动。

 

  当南方和北方矛盾突出的时候,西部则面对另外一种局势。西部处于新开发的阶段,大规模建设需要各种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恐慌开始后,建设资金断流,西部得不到工业品和农产品供应,大量工程停滞。面对资金困境,西部更注重银行的问题。很多西部拓殖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将财产抵押给东部的银行。大恐慌导致拓殖者的现金流减少,同时银行加息,拖垮不少投资西部的人,导致西部更加仇视或者怀疑银行。

 

  从经济的角度,南方和北方处于尖锐矛盾冲突中,而西部则与两者冲突不明显。不论南方和北方,都希望通过争取西部,在联邦政府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随着冲突的升级,南北战争随之爆发。关税涉及到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极大改变了南北方矛盾的模式。本来,南北方的矛盾主要是北方工业资本家和农业种植园主的矛盾,双方在国会进行斗争,进而影响关税政策。在其它时间,这些争端与广大民众关系不大,民众也基本不关心。但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关税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如果提高关税,联邦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进行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北方面临大量失业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北方的民众具有极大的正面心理影响作用。但是,南方坚决反对增加关税,联邦政府也没钱进行建设,导致这些就业机会流失,导致大量工人的极度不满。

 

  刚刚成立不久的北方共和党抓住关税的机会,开始猛烈攻击以南方为主的民主党,一方面攻击南方奴隶主没有人性,实施奴隶制,不符合圣经教义和现代文明规则;另一方面说南方危害美国的利益,要通过奴隶制毁掉北方的农民和工人的工作,进而毁掉整个美国。可以说,南方民主党坚持低关税政策,导致北方的底层民意开始发生关键的偏转,一边倒地支持共和党这个刚刚成立不久自身还四分五裂的政党。

 

  186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在完全得不到南方支持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北方一边倒的支持上台当总统。南方看到林肯上台,担心林肯继续增强联邦政府的力量,甚至进行中央集权以挽救经济。南方决定根据美国宪法,退出合众国建立南方的联盟国。如果南方退出,可能对北方经济造成更沉重打击,而且林肯的联邦总统也变得没有意义。林肯利用联邦军队的条款,引发南方联盟国与联邦政府的敌对军事行动,南北战争爆发。

 

  从权力延续上,南北战争是1933年联邦政府和南卡罗莱纳州冲突的升级版。联邦政府在纳税人的税收支持下生存,本来任务是防御外敌,但是当联邦政府力量足够大就可以反过来全面镇压民众的反抗行动。从南北战争开始,美国在北部工业经济的支持下逐渐走向中央集权的经济模式。

  

 

全球产业链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产业链解体将以突然性、颠覆性和全局性的方式发生,原因在于:

 

  1、全球产业链的规模因素:任何社会都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在工业经济中,危机的原因是过去的工业系统无法维持,以经济危机的方式解体,实现淘汰和重组,进而由新的工业系统所代替。随着工业发展和规模扩大,工业经济危机呈现出越来越大规模的特点。全球产业链将世界主要的工业系统联合在一起,形成前所未有的规模,所以整个产业链解体将造成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2、全球产业链的中国因素:在过去20几年,中国从与世界经济基本隔绝变成对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用以亿计的廉价雇员形成庞大的产业链环节,支持全球产业链的运转。中国成为产业链的重要市场,对支持整个产业链运转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实体走向末日,中国需求急剧萎缩,产业链从运转环节到市场需求都会发生系统垮塌,推动或者引发全球产业链的瓦解。

 

  世界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大系统结果。2010年代,现有的世界经济将发生全面崩溃,各国经济都将经历巨大改变进而形成根本的财富重组,即使很多中国人逃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人们如果不做足准备,在之后漫长的世界大萧条期间,将不得不面临贫困、饥饿和死亡。

 

 

 

2024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媒体转载请站内联系,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