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1. 手机版
  2. |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网站首页 > 中国经济分析 > 中国大陆经济分析

四面楚歌的中国经济:周边局势篇

2015-04-26 22:17:37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阅读

四面楚歌的中国经济:周边局势篇

 生于0715

 

外部环境以协奏曲的方式影响中国。一般来说,当内部状况不好的时候,如果外部条件好,可能会支持改善内部状况,支持内部度过难关。打个比方,一个人落水后,虽然自己拼命挣扎,但是几乎被淹死。这时候,突然有人伸出强有力的大手,拉这个人一把,这个人就活过来。在中共的发展和统治历史上,多次遇到绝境,但是因为外部条件的支持,让中共绝处逢生,最终掌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反过来,当内部状况不好,外部条件更加恶劣。外部对内部形成压力,往往会加速内部的瓦解,这种情况被称为落井下石。由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有明显的差异。当外部和内部条件相共振,外部条件称为促成内部条件变化的一个影响作用力时,就可以称为协奏曲。

 

2013年后,中国与东部和南部周边国家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矛盾的关键焦点在于海域归属权,以及相应的资源开采权。在东部,矛盾主要集中在日本,在于钓鱼岛之争。钓鱼岛虽然本身是小岛,但是涉及到大片海域,海域内的经济价值巨大。在中共占领大陆后,毛感谢皇军侵华,救了中共的命,宣称钓鱼岛属于日本。1990年代后,由于共产主义破产,又血屠要求政改的学生,中共开始强调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将矛盾引向国际。从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到后来的美帝国主义阴谋论,都是将国内矛盾问题引向国际的洗脑方式。曾经侵华、被中共当成大恩人的日本,也随着变成媒体中的主要敌人。随着宣传的深入,尤其针对钓鱼岛的宣传,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升级。由于中共害怕反日过于,反而让自己陷入不利地位,因此对于中国大陆民众反日和登钓鱼岛的行为严厉限制,让反日行为和程度掌控在自己手中。例如,当中共鼓动民众上街时,鼓励纵容民众砸  日本车、砸销售日货的商店,让购买和销售日货的中国私人遭受损失。但是,当挂着公安标志的日本车在砸日货的人群中穿梭时,这些人却视而不见。这个现象说明,这些反日游行和砸日本货的人都是受中共操控,一群欺软怕硬的暴民。另外,在中国大陆的日本独资/合资工厂中,工人普遍待遇较好,人性化程度较高。中共也操控这样的日资工厂工人,为提高待遇而罢工。由于这些暴民的指向性,引发日本工商业对于中国大陆的反感和恐惧,加上大陆生产的成本优势基本丧失,日本企业纷纷开始从大陆撤退。

 

在中国南海,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因为海域和油田开采问题,矛盾冲突也日渐升级。菲律宾虽然自身弱小,但是在美国支持下,表现出强硬的立场。越南作为与中国类似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意识更强,最终引发2014年的越南排华暴动。根据维基百科描述:“事件的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有主权争议南海(越南称之为东海)设置了「海洋石油981」深水油气田钻井平台以探勘石油,越南军方派出军舰阻止,引发两国船只在海上的对峙。新闻见报后,越南民众发动了连串对于中国此一行动的示威与抗议,并在其后失控演变为对包含日本、台湾在内的外资企业的打、砸、抢、烧的暴力攻击,而台资企业在工厂门口使用汉字,且越南人认为台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厂商首当其冲。 有学者认为台商在越南的形象本就刻薄,台商或因此被刻意针对。亦有在越南的华商指出,这次排华事件的中心区越南南方的平阳省,早在2008年到2012年就是对台资罢工、劳资纠纷对立的重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指责越南政府操纵民粹。由于越南主要反对中国,并不反对日本,中国家电厂商海尔在越南的工厂,为了防止被冲击,宣称自己是日本企业。从越南排华暴动和中国反日游行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越之间民族主义的关键差别:越南民族主义是真正指向自身认为的敌对方中国,危害中国人的生命,损毁中国人的财产;而在中共操控下的中国反日游行,同样是危害中国人的生命,损毁中国人的财产,对日本人和日本人的财产丝毫无损。反过来,对于真正对中国人施暴,造成中国人死亡,并且对中国投资进行打砸抢烧的越南排华,中国政府在国内极力淡化掩盖事件,让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不关注实际情况。而对于在中国有大量投资,支持中共体制经济的日本,中共反而引导民众仇恨日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对中国的负面态度日增,引发双方的经济往来开始减少。

 

安倍经济学开始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打击。2012年开始,安倍晋三组成第二次安倍内阁后大力推行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全面的积极财政和金融政策,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结束日本长期通缩的局面。以通胀为基点,刺激民众的消费和企业投资,加速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安倍经济学的内容还是凯恩斯主义,实质是印钞救经济。对于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结果只能是对大多数民众的财富抢劫,加剧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和断层,为将来更严重的危机埋下伏笔。不过,日本社会具有外向型经济主导、社会财富平均、大量民众持有外汇的特点。当日本政府大规模发行债务,并且推动货币贬值,以刺激经济,结果是全民共同承担困难。而且,由于日本经济严重依赖进口和出口,内在的通胀直接反应为外在的日元贬值。在美联储推出QE3后,日元兑美元升值,表现极为强劲。而安倍实施通胀政策,致力于打压日元,促使日元贬值。在安倍政策的推动下,日元由美元兑日元75左右的水平,分两阶段贬值到115201411月初)的水平,贬值幅度超过50%。而且,安倍的姿态是,如果需要,进一步推动日元对外贬值。日元贬值的目标在于,降低日本过高的生产成本,与韩国和中国产品竞争。在日元贬值后,中国对日本的产品出口遭遇困境,不论出口金额和利润率都显著下滑。同时,日元贬值让日本生产成本急剧降低,促使日本在中国的生产企业回流日本,同时也意味着日本在中国的投资重新流走。在日元贬值后,以汽车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首先获得益处,也反映为日本股市飙升。日本生产的回流和增加,直接和中国的山寨机电产品形成竞争。当日货便宜之后,更多客户采购日货,放弃采用日本关键部件的质劣价廉的中国产品,将进一步打击中国实体出口。所以,安倍实施的日元贬值策略,从日本从中国进口、日资从中国回流、日本产品与中国产品竞争方面,都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重大不利影响。

 

201411月的APEC会议,进一步加速日本与中国分离。对于中共来说,靖国神社和钓鱼岛都是表面文章,只是用来调动民众的情绪;真正的实质是经济,安倍经济学造成的影响更大。安倍政府两方面都强硬,均不让步。安倍的政策和态度引发中方极大不满,双方形成两年多的关系低潮。到2014年,中国主办APEC会议,是否邀请安倍成为中共的难题。中国政府表面上似乎并不在意经济问题,而仍然强调安倍不应该参拜靖国神社、并要求安倍承认钓鱼岛属于争议地区,以此作为同意安倍参加北京APEC的条件。 不过,安倍两点都没有答应,中国又没有勇气谢绝安倍入境。结果,就导演了APEC上的戏剧:在习接见各国领导时,安倍被晾在一边半天;在安倍与习握手交谈时,习不跟安倍说话,随即扭脸朝向镜头,但是垂着眼睛,连镜头都不看;彭在带领女宾游颐和园时,又明显冷落安倍夫人,而且中国传媒还大肆报道冷落的事情。这些行为反馈到日本国内,导致日本民众更一边倒支持安倍。鉴于日本人的民族性,在关键问题上的团结一致。日本公司将加快从中国撤离,进一步加速中国实体经济衰败。当中国媒体引导寄生虫民众义和团式的鼓噪时,与日本产业关系紧密的大量企业和工人,开始感受到初冬来临的萧瑟。在所有外商投资中,日本企业的合作姿态稳定、合作模式积极,中国厂商的忠诚度也很高。随着日资加速撤退,这些稳定的合作将不复存在,相关企业和员工也失去业务来源,收入减少或者消失。

 

与日本相比,北部俄国的境况对于中国的影响更直接。在乌克兰政局重组后,亲俄政府垮台,亲西方力量开始占上风。由于乌克兰的地缘特点,加上苏联统治时期造成乌克兰上千万人的大饥荒死亡,乌克兰自然对俄国带有敌意,这种敌意表现在政局重组之后的政策上。普京为了压制乌克兰,派俄军换装占领克里米亚,并且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划归到俄国势力范围。普京为了肢解乌克兰,进而对乌克兰天然气制裁,以及支持和派换装军队参与乌克兰东部叛乱,更击毁了载有大量欧洲专家和公民的马航飞机。一直对乌克兰背信弃义、对俄国采取绥靖政策的欧美终于无法坐视不理,开始对俄国积极制裁。其中一个关键的手段是,利用世界经济日益恶化,美国能源生产急剧增加时机,大幅打压原油价格。在俄国经济中,外汇来源主要靠卖原油、军火和黄金支撑,其中能源超过70%。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在欧美开始试探性制裁俄国之后,卢布开始贬值。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后,卢布抛压日益沉重。俄国干预市场汇率,通过抛出外储美元、换回卢布,支持卢布汇价。但是,俄国的干预措施失效,卢布持续贬值。从2014年初到11月中,卢布贬值将近30%,而且在干预外汇的过程中,外储流失近14%,降到4400亿美元以下。由于俄罗斯大多数产品从国外进口,卢布贬值已经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另外,由于欧美制裁和原油价格开始下跌,而俄罗斯直接干预汇市失败后,决定从内部紧缩卢布发行,减少市场中的卢布数量,以限制卢布兑换美元的风潮。但是,这种措施的结果将是,俄国国内经济进一步紧缩,银行和企业将因为紧缩而倒闭。总的来说,俄国已经陷入卢布对外贬值,俄国经济严重萎缩加通胀的局面。

 

俄国经济随时面临全线崩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外储的流失,俄国已经面临严重资不抵债的局面。在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吸引大量的外资,大量借债,对俄国工业和城市设施投入,支持俄罗斯的生产和消费。到2013年底,俄罗斯的债务总额已经超过7300亿美元,远超俄罗斯外储不到440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俄罗斯从2015年开始进入偿债高峰,数千亿美元的债务需要清偿。俄罗斯经济本身因为油价下跌而收入大幅减少,即使不干预汇率,也面临贸易逆差,外储减少的局面,而且偿债预期更加剧俄罗斯的外汇负担。由于欧美制裁和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无法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实施债务滚动。到2015年,俄罗斯债务很有可能违约,引发俄罗斯债市全面崩盘。在未来,不论俄国内部紧缩货币,还是外部债务违约,都开始引发俄国经济崩溃。而且,俄国民众多次经历卢布暴跌和经济崩溃,具有很高的警觉性。在普京上任之前的1998年,俄国已经因为动用外储干预卢布汇率,最后只剩下100亿美元外储。如此可怜的外储金额无法偿还多达400亿美元的外债,导致债务违约,卢布暴跌超过70%。 而2014年,俄罗斯的外债规模更大,外储和外债缺口更大,俄罗斯更依赖进口产品,所以危机形势也更严重。由于俄国经历了两次卢布大贬值,第一次是1991年后的卢布几乎变得一文不值,以及第二次1998年的大幅贬值,外资和民众的危机感更强。随着俄乌局势继续恶化,俄国侵犯乌领土,欧美对俄国的制裁也日益严厉。尤其是随着油价下跌、黄金价格低迷,外资和俄国民众日益丧失信心。由于俄国经济已经极为脆弱,民众的信心也非常脆弱,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压垮俄罗斯经济的最后稻草。尤其当外资加速逃离,民众更多购买美元避险时,将加速俄国经济的全面崩溃。从俄罗斯现状和民众心理角度,如果各种条件叠加,俄罗斯经济崩溃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

 

俄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极为重大。在前乌克兰总统执政期间,中国花费巨额外汇,与乌克兰签订农产品购买合同。中国因为将条约履行押在前总统身上,随着前总统倒台,中国的钱粮两空。在俄入侵乌的冲突中,对于中国最有利的方式应该是,保持中立,并且适当支持乌方。不过,由于黄俄的本性,中国选择站到俄罗斯一边。在俄罗斯受到欧美制裁后,中国立即行动。在2014年内迅速与俄罗斯达成过去20年都没有谈成的天然气买卖合约。合约不仅以远高于国际天然气价的价格购买,而且提前数年预付大量货款,还签署了完全偏向俄国的照付不议条款。20141013日,在卢布持续贬值的过程中,中国与俄国签署人民币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按协议,钉住的汇率水平是0.184人民币/卢布,或者1人民币=6.1卢布。到一个月后的20141113日,卢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是0.131人民币/卢布,合1人民币=7.62卢布。仅仅一个月时间,中方就损失了将近25%的汇兑幅度。更重要的是,俄国可以通过互换协议将卢布兑换成1500亿人民币,进而兑换到接近250亿美元,在市场上购买卢布,支持卢布汇率。或者说,这个互换协议通过输血的方式,将中国的资金用来支持俄国卢布汇率。另外,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军购也在加速,更多支付给俄国外汇。通过多种方式,中国在欧美制裁俄国的时候,积极支持俄国。这种支持姿态等于明确自身的立场,即支持俄国,与欧美为敌。从黄俄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立场是中共传统的立场。随着俄乌冲突升级,中国已经与俄罗斯捆绑到一起,无法脱离俄罗斯战车。

 

随着俄罗斯经济崩溃,卢布再次大幅贬值,中国经济将面对几大影响:1、对俄出口显著减少,对中国出口形成打击。在欧美制裁俄罗斯后,俄国对欧美产品进行反制裁,限制欧美产品在俄罗斯的销售。结果,俄国民众开始抢购产品,商店又回到困难时代,大量货架空空如也。欧美被制裁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而俄国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俄国政府不得已,重新有限开放市场,允许欧美产品重新进入俄国。不过,俄国积极寻找替代品,劣质廉价的中国产品重新进入俄国市场。在中国出口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对俄出口成为不少出口企业的重要业务来源,并且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随着卢布贬值,中国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旦俄国经济崩溃,中国对俄国出口将全面停滞,大量商户亏损倒闭,大量人口失业。另外,俄国会立即翻脸不认人,一方面,俄国人可能会对在俄国做生意的中国人敲诈勒索,榨光中国人的钱财后,将中国人赶走;另一方面,俄国人会对欠中国人的钱不还,造成大量呆坏账。2、俄国债务违约,造成中国的国家间经济损失。在俄罗斯经济崩溃的过程中,中国还会继续和俄罗斯签订更多的条约,给俄罗斯更多的钱,为俄罗斯输血。在俄罗斯经济崩溃后,中国给俄罗斯输血的钱都将血本无归。由于这些钱都属于外储,中国的实际外储也会相应减少。虽然中共体制不遗余力支持俄罗斯,不在乎这些钱;但是对于在中国投资的外资和中国民众,这些钱给了俄罗斯,就意味着这些人以后能换美元的数额减少。3、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尤其会影响一部分民众心理。中国民众崇拜强权、崇拜中共体制的心理极强,认为体制无所不能,能够维持中国经济和社会状况。一旦俄国经济崩溃,卢布大幅贬值,俄国民众生活困难,会对很多中国所谓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心理形成震撼。因为,这类人群往往较为了解中共的黄俄背景,以及俄国作为中国宗主国的地位。一旦俄国经济崩溃,人们立即会联想到中国的状况,开始担心中国是否也会被拖入泥潭。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群会担心,人民币将像卢布一样贬值,自己的储蓄将见财化水。这个人群的心态发生显著改变,将明显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心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群将开始恐慌,积极寻找自己的出路。

 

另外,香港占中持续发酵,正在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在经济上独立于大陆之外,属于大陆的重要经济门户。随着大陆经济对外开放的加深,香港对于大陆的作用日益重要。大致上,香港对大陆经济主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1、直接投资,香港人是大陆招商引资后,最早进入大陆的群体。一方面,香港工厂向大陆搬迁,给大陆带来经济生产;另一方面,香港人作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工厂公司的管理者,帮助外国企业适应大陆生产经营状况。在1990年代到2008年之前,香港人和这些直接投资,对于大陆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驱动作用。可以说,没有最初的香港,就没有后来的广东出口,中国出口经济也难以扩张。2、外贸出口,由于早期中国未加入WTO、中期之后中国缺乏外贸系统和人才、后期中国产品质量形象日益恶化。另外,随着欧美国家对于产品的综合生产条件和知识产权的各种要求日益严格,出口产品需要应对各种法律规则事务。香港自身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具有精通欧美法律的专业系统。所以,在中国大陆外贸出口中,香港日益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而且,在大陆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已经不局限在产品货物范围,还全面延伸到工程服务领域。如果没有香港作为中国出口中介,中国出口将受到明显影响。3、吸引金融资本,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大陆股票在香港上市,通过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积极吸引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企业的股权投资。2011年中国大陆社会资金链断裂后,中国企业大规模在香港借美元债务,包括发行美元债券。一方面利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获得更加廉价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国内资金越来越难以获得的情况下,急迫希望借美元资金维持自己的运转。随着资金链断裂深入,中国企业在香港的美元借款急剧增长,而且借款利息也大幅上升,说明中国企业对于资金的急迫需求。

 

占中事件基于两方面因素所激化,一是香港经济地位,二是港府反应。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是中国出口和融资的门户,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利益。同时,当金融和贸易兴旺后,自然带动房地产价格水涨船高。不论伦敦还是纽约,都是高房价地区。而且,由于香港传统的卖地经济特点,香港多山少平地的环境,以及香港对自身环境的保护,与金融贸易港相结合,再加上大陆富人纷纷到香港炒房,加剧香港房价上涨,形成香港的天价楼市。金融贸易的特点是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绝大多数民众受益不大。同时,由于香港楼市的特点,绝大多数民众更承受高房价的痛苦。尤其在2009年,美国开始大规模QE印钞和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后,香港更成为最火热的金融热点地区,天量资金在香港交汇,再度大幅推高房价。在经济和房价的矛盾中,青年人群是最为痛苦、无助和无望的群体。因为自身收入不高,而且房价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租房占去收入的相当部分,买房更成为不可企及的梦。主要由于房价收入比因素,引发香港学生的占中行动。本来,港府如果积极应对、耐心解释,可以较为容易地解决问题。但是,香港市委梁书记开始不理会学生,甚至试图威胁学生,导致事件升级。占中从学生难以生活的单纯诉求,牵扯到港府高官贪腐、香港富人集团与中产及低收入阶层的对立、以及香港特首选举等综合问题,进而将中央政府牵扯进来。大陆中央政府咄咄逼人,威胁动用武力,让人们回忆起89年北京。但是,大陆实际上并不敢这么做,变成动用大陆资源和香港亲共社团,对占中学生暴力威胁和行动。此举引发香港多数民众的不满和反弹,更引发美英的压力。梁书记和大陆则改变策略,对占中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试图任其自生自灭。

 

在经济上,大陆更急切地需要香港。早些时候,大陆在上海设置自贸区,试图模仿复制香港的发展模式。从大陆的思维角度,香港只不过是一个小岛,依靠大陆的经济而获得发展兴旺,但是香港在因为大陆经济而获得发展后,丝毫对中国不领情,大陆试图利用上海的地理优势、所谓人才优势等等优势,通过设置自贸区的方式,给上海以类似的政策,与香港竞争,试图将香港变成普通城市。在上海自贸区,大陆政府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并给予很高期望。但是,经过大陆铺天盖地的宣传之后,上海自贸区的表现相当惨淡,大陆的如意算盘落空。上海自贸区可能给大陆一个提醒,金融贸易自由港的建立,不是极权政府给几个政策就能够实现的。香港经过了170多年的发展,在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统治下,经过反复的制度建设和贯彻实施才实现。制度建设不仅仅是一些空泛的条文,更是由贯彻和维护这些条文的中产知识精英而实现。在大陆黄俄思维教育驯化而成的高学历人员,永远无法理解自由贸易法律条文和文化规范的内涵。而上海自贸区的主要成就是,通过概念炒高了周边的房价,充分反映大陆经济文化特色。在占中行动开始后,大陆对香港人利益威胁,强调暂停准备开通的沪港通,削弱香港的经济增长基础。但是香港人丝毫不为所动,仍然支持占中。在APEC后,大陆又宣布开通沪港通,似乎表现出自身的大度。随后,大陆股市以沪港通利好,能够从香港大量吸引外资直接进入内地炒A股为由,对A股实施一轮短期爆炒。与之相对比,香港方面反映较为冷淡,因为不论怎么通,大陆需要从香港融资的实质不变。在大陆与香港关系中,大陆更需要香港的资金,而不是反之,也让香港对大陆的意图认识得更加清晰。

 

占中为加速中国经济崩溃埋下伏笔。在香港,富豪阶层拥有大多数财富,其来源主要是依靠大陆获得。中产精英是做事和维持香港金融和贸易经济运转的骨干,中低收入阶层为城市的日常运转而工作。占中开始后,港府的做派和梁书记多次讲话的内容,更明确大陆和香港富豪共治香港趋向,让中产精英和香港民众作为打工者。这种态度和趋向意味着,除了极少数富豪和附属群体之外,绝大多数香港人都希望摆脱大陆,很多人甚至明确希望回归英国。由于香港是中国特别行政区,而且香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大陆,所以完全摆脱大陆并不现实。但是,香港民众可以从两个方面行动:1、中产精英纷纷移民,导致香港金融贸易自由港的操作能力下降。在香港一系列事件后,申请外移的香港人数显著增加。这些准备移民的人大都为中产精英,而这些人移民意味着,香港的智力资源流失。金融和贸易自由港的一个关键支柱是人才,人才流失意味着香港的效率和能力面临下降;2、香港中产精英为大陆服务的动力减弱,导致大陆融资和外贸能力下降。随着欧美外贸壁垒日益增高,尤其TPP条约临近达成,中国出口必须更积极地行动,才能够克服合作壁垒障碍。而中国基本上没有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的操作系统,只有香港依靠外贸系统才能够达到目标。香港中产精英只需要相对懈怠,就意味着大陆出口下滑加快。在金融行业,专业系统操作所起的作用更大,经常因为金融、法律和营销等专业知识,决定投融资的成败。由于大陆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更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在香港占中过程中,一些演艺界明星为了香港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在大陆的市场,也支持香港占中。同样的道理,随着大陆对贸易和融资的需求更加迫切,香港中产精英也会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因为中产精英们越来越发现,即使自己努力工作,结果也只是给大陆和香港富豪创造财富,反过来更压制香港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空间。在大陆经济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尤其在美联储退出QE3之后,贸易和融资的难度更大。只要在努力程度上减弱,就可以让大陆自身经济更差,无暇顾及香港。尤其在外资开始加速从大陆撤退的过程中,香港精英可以利用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外资加速撤离,也就是加速大陆的外储流失。

 

 

2024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媒体转载请站内联系,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