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1. 手机版
  2. |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网站首页 > 中国经济分析 > 港澳台经济分析

东方之珠的明天:论香港危局

2015-04-26 15:16:04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阅读

东方之珠的明天:论香港危局

王尚一

 

 

      香港位于世界前列的金融贸易自由港,是仅次于伦敦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并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根据《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编制的权威《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自指数1995年推出以来到2014年的20年,香港的自由度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而今天,辉煌的表面下,香港正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香港受大陆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尤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香港更加依赖大陆经济。随着大陆全面崩溃,香港将受到直接冲击,随着中国大陆的崩溃而随之崩溃。

 

香港的崩溃主要可归结为经济崩溃和社会崩溃。双重崩溃后,香港大多数民众将面临极其严峻的生存困境,其严重程度在香港历史上前所未有。

 

 

楼价崩盘是经济崩溃的最显著标志。目前,香港楼价居于世界顶端,远远超出香港人的收入和支付能力。香港楼价既受人多地少的影响,更主要是因巨额资金聚集香港而推高。随着大陆崩溃,经香港进入大陆的资金血本无归,香港金融系统崩溃,同时剩余资金也迅速离开被大陆拖垮的香港。相当一部分金融投资行业的中高级外国雇员离开,既导致香港人口减少,也导致中高档出租房屋空置。本港大量中高收入人员失业,大量中低收入服务业人员也跟随失业,均无力负担沉重的房贷和房租。在资金全面撤离和大量人员失业的背景下,楼价下跌将深不见底,按照美元计算,居民楼跌幅将超过95%,其中一部分将超过99%另外,大部分商业写字楼和高档商铺成为空楼和空铺,运营和维修维护成本难以收回也难以转作他用,价值无从谈起。

 

楼价的背后是产业经济。香港人多地狭资源匮乏,只有少量渔业,大部分农产品依靠进口。在大陆实施血汗工厂政策后,香港绝大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大陆,本土制造业基本事实消亡,转而集中到第三产业,尤其是高价服务业。在大陆血汗工厂的出口导向阶段,香港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转运港口。香港贸易服务行业持续发展,负责出口的集中运输、法律法规、商务谈判、设计等等技术含量高的环节,从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大陆工厂则主要负责生产和低价供应产品,给较高知识的环节提供主要利润空间。

 

随着大陆积极开始招商引资,香港的金融行业规模急剧扩大。香港成为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和伦敦。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三轮大规模QE制造出天量美元,相当一部分涌入中国,香港作为中转站资金极度泛滥,金融业空前繁荣。

 

另外随着大陆经济增长,权贵和富人手里的资金急剧增加,越来越多人到香港购物,催生大量针对大陆富裕人士销售的中高档商品商铺。美联储QE后,大陆权贵手中的外汇急剧增加,疯狂购买奢侈品,支持香港中高档商铺的繁荣。

 

大致上,香港经济已经集中到金融、外贸和商业等高收益服务业,而过剩的资金和高收益服务业支持香港房价

 

随着大陆崩溃,香港经济也随之崩溃。2008年,4万亿出台是个重要转折标志,大陆快速转变为借债经济。通过所谓政府投资和扩大内需,中国经济放弃出口换汇,直接转向内部消耗。由于出口急剧萎缩,加之利润微薄,同时实施全面内耗政策,必须通过借债维持经济运转。天量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大陆,为大陆的借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陆企业通过香港发行企业债,数年时间累积高达11000亿美元。

 

借债经济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借债成本急剧增加,推高房地产价格,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2013年开始债务急剧增加,即使外资持续进入大陆,也难以维持巨大的债务,社会资金链断裂导致利率骤升。尤其从美联储缩减QE规模,大陆经济难以维持。2013年底大陆政府为减缓经济崩溃的速度,实施大规模反腐行动,到香港购物的权贵明显减少。20144季度开始,房地产和上游的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濒临全面倒闭。与此同时,大陆通胀日益严重,基本生活用品物价逐渐超过香港。

 

香港受到反腐和上述行业影响,奢侈品和中高档商铺销售急剧下滑。同时水客大举进入香港,对多种生活用品扫货,严重影响香港市民的正常生活。奢侈品销售下滑是个标志,拉开香港经济崩溃的序幕。

 

经济崩溃的关键在于金融和贸易。2014年之前,随着世界经济下滑、大陆通胀加剧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中国出口增长趋势逐渐减弱。2014年中开始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基于大陆经济体制被迫跟随美元升值,而且政府进一步加重对生产制造的盘剥,导致中国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完全失去市场竞争力。随着大量订单和生产工厂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产品出口急剧减少。随着世界经济规则变化和相关国家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失去补贴亏损的能力,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也基本失去市场。受此影响,香港的贸易服务行业将面临基本覆没的局面。

 

更严峻的是,无论国际游资进入大陆,还是大陆发行11000多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基本都是通过香港的银行系统。香港银行系统与大陆银行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在日常经营中承担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汇兑业务。随着美元进一步升值,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游资随时撤出大陆,中国外储亏空巨大,随时发生兑付危机。首先,当国际资本退出中国大陆时,大陆外储无力支付美元,国家信誉崩溃,导致国际资本全面紧急出逃;其次,人民币迅速严重贬值,变得一文不值;第三,未到期债券实际违约成为废纸。兑付危机开始后,香港对大陆业务放款全面损失,将直接拖垮香港银行系统,储户存款遭受严重损失。另外,国际资本将快速从香港撤离,从香港金融系统中抽走剩余资金,导致香港金融系统成为空壳。

 

随后,空前的失业潮将席卷香港。香港经济和就业集中于服务业,以富人为中心向外辐射,为富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香港服务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核心服务业,支持香港的核心经济部分;二是周边服务业,包括香港其他经济部分。其中核心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中高档商铺和娱乐场所以及中高端地产,直接服务大额资金和富人。

 

中国经济崩溃后,大额资金遭受严重损失或者撤离香港,以至于相当一部分香港富人返贫,外国人纷纷离开香港(包括早年移居国外、获得外国国籍后回流香港的香港人)。香港海运码头、机场、写字楼、中高档商铺和娱乐设施以及豪宅等直接相关设施全面闲置或者大量空关。香港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是直接为大额资金和富人服务的群体,在资金损失和富人离开后,将面临整体失业。当相关设施失去使用价值,负责维修维护设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也同样面临裁员和失业。

 

周边服务业的影响范围更广,包括旅游业、影视和大众娱乐业以及为大多数民众服务的各类服务业。这些服务业主要依附于核心服务业,服务附加值相对较低,但是从业者众多,影响的范围更加广泛。周边服务业的收入来源来自核心服务业以及为核心服务业服务的人群,当核心服务业和相关人群都没有收入和工作,周边服务业自然也失去收入来源,引发更多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由于香港大部分就业人口集中在服务业,也意味着未来的失业率将达到空前的水平,50%以上也毫不奇怪。

 

香港民众将面对极度艰难的境况。经济崩溃可以分为局部崩溃和全面崩溃。1997年后,东南亚经济危机和港府打压房地产相结合,香港楼价大幅下挫。一部分中产阶级贷款购买的房子成负资产,金融机构也遭受考验。彼时香港经济相对独立,总体经济状况比较健康,崩溃主要发生在房地产领域,大部分人的工作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可以看作局部崩溃。而香港中产阶级通过努力工作继续归还房贷按揭,支持金融机构的运转,熬过最困难时期,扛过当时的局部崩溃。

 

随后,大陆经济加速增长,推动香港制造业空心化,香港集中发展金融、国际贸易和商业购物等服务业,香港经济日益全面依赖大陆。虽然香港表面上赚钱,但因为依赖型的扭曲经济,导致民众被经济抛弃,生活日益艰难。当大陆资金泛滥时,香港亦水漫金山,结果只收获了高昂的房价。

 

2014年香港学生发动占中行动,最深层的根本原因在于房价。香港年轻人首先很难找到工作,其次即使找到工作,也负担不起高高在上的房价。同时由于香港经济的依赖性,在美联储印钞和大陆央行印钞的双重推动下,无论年轻人如何反对,都无济于事。

 

高房价只是民众面临困境的开始。当大陆崩溃全面波及香港,资金全面撤离香港,香港经济基础也完全垮掉,各种问题全面爆发,包括金融贸易服务业崩溃,金融系统被掏空,民众储蓄损失惨重,相当一部分人失业,房地产价格暴跌。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形成无法解决的困局。那时香港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楼价过于高昂,而是失去收入和积蓄后怎么吃上饭。

 

 

香港的城市经营基础困境加剧。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往往在得病时才表现出来。同样道理,衡量一个社会的健康程度,不是在繁荣时期,而是经济崩溃时。过去几年,香港在中美经济刺激的支持下,经济表面很火热,但真正重要的是,香港在未来应对经济崩溃的能力以及崩溃后的恢复能力。根据香港的基本运营模式基础,香港应对经济崩溃的能力极其脆弱,而且难以恢复。这意味着香港在经济崩溃后,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香港民众也将经历漫长的艰难困苦时期。

 

大致上,一个社会的基本运营模式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主导经济模式、基础设施系统、对外交往状况以及最重要的社会(民众)组织模式。对这些组件逐一分析,就可以看出香港面对的核心问题。

 

 

自然资源上,香港人多地狭,自然资源匮乏,缺乏纵深腹地。根据2014年中的人口统计,香港人口达到720多万人,全世界排名100位。如此多的人口居住在陆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83位)的范围内,以至香港的人口密度达到世界第4。从地形上,香港绝大部分面积为丘陵,覆盖着被永久保护的山林、灌木丛等植被。大部分港人居住在面积很小的沿海平地上,人均生活空间狭小拥挤。除渔业之外,香港无法实现生活自给,粮食、蔬菜和肉蛋奶食品以及大部分基本生活品均需要进口。香港与中国大陆相连,离其他国家和地区距离较远。这样的地理位置意味着,从大陆进口生鲜食品和多种生活必需品相对便宜,问题是一旦大陆出现崩溃,香港不仅面临经济崩溃,还有生活用品供应的问题。如果香港能获得足够外汇,生活成本也会明显提高;如果资金流失又得不到足够的外汇补充,生活物资将短缺又昂贵,香港绝大部分民众的生活状况将面临严峻考验。

 

港口经济模式属于被动型经济,加剧香港的困境。2013年香港GDP超过300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35。香港以世界第183位的土地面积,支持第100位的人口,达到GDP35位的地位,非常了不起。能实现如此辉煌的业绩,关键基础是香港作为港口城市的地位,尤其在大陆实施血汗工厂政策后,香港快速放弃制造业,向港口经济集中。港口经济的特点是自己不从事具体生产,集中在高收益的物资、资金和人员的中转和分配环节。香港经济规模巨大,主要依靠中转和分配的高收益环节。港口城市的致命问题是随时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经济景气时,越兴旺繁荣的港口城市,到经济大萧条时,受到的冲击也越大越难以恢复。

 

2008年后,在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共同经济刺激下,香港作为主要中转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表象,实际上香港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由于香港强化港口经济,制造业大多数消失,失去产品的设计生产、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获利的能力。由于港口经济属于被动型经济,只能等待货物运输,从中获取收入,而无法主动拿着产品开拓国际市场。随着大陆崩溃,大陆生产消失,香港缺乏自身生产能力,香港的作为港口城市的作用很大程度消失。当香港失去大部分港口经济收入,自然形成经济崩溃的硬着陆。港口经济发展越繁荣,经济崩溃时,造成的打击也越沉重。

 

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令香港经济更难恢复。根据生于0715的城市成本论,城市属于高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维修成本的三高成本经济体。三高成本属于固定成本难以缩减,只能通过增加收入来保障城市运营,其中建设成本最高,需要城市良好运营几十年以上才能逐步消化。所以在大城市快速发展和繁荣的背后,普遍都有规模巨大的债务。香港地形独特,建设成本更加高昂。

 

比如香港新机场建设,从两方面集中反映香港建设成本的高昂:一是空间有限,只能废弃旧机场、重建新机场。扩建成本和新建成本不可同日而语,新建成本只能通过大规模债务留到未来摊销,增加社会运营成本。二是填海建新机场以及相应配套附属设施,导致建设成本过于高企。香港新机场的预算数字已经令人非常吃惊,建设期间更是一再追加资金,到最后大大超支,这些成本都以消耗储备和增加债务的形式摊到每位港人头上。同理,香港的高档摩天大楼,不是通过拆除旧建筑新建,就是通过填海建设,高昂的建设成本最终也都以不同方式转移到香港民众的生活成本中。

 

更重要的是,无论新机场还是摩天大楼,都需要极高的维修和维护成本。不管使用率多低,其成本都差不多。当国际资金撤退、港口经济崩溃后,新机场客流和物流骤减、摩天大楼空置率超高。香港本身负债累累,经济崩溃后更加无力维护和维修基础设施和建筑,必然出现大量废弃设施和建筑,城市变得破败不堪。

 

香港富人的流民心态对香港形成更严重的影响。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中,政府官员和富人因拥有社会中主要的公私资金,对社会起到核心稳定作用。在社会遭遇打击或灾难时,政府官员和富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组织社会力量自救,减弱经济崩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惜在香港,政府官员和富人都是流民心态。

 

首先,政府官员由大陆中央政府指派,对中央政府效忠。无论个人能力、价值导向还是具体决策,都忽略香港的民众利益和长远发展。随着大陆崩溃,香港政府也随之垮台,不仅不能有效组织社会资源,还将加剧社会混乱。

 

其次,香港富人把香港看作赚钱基地。这些富人拥有香港的主要资产和相应的庞大组织,这些组织本身就是力量,可以增强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大多数富人并不真正以香港为家,而是把资产分散到世界各地。一旦香港经济危机,富人不是利用自己的财力、影响力和组织能力带领社会度过难关,而是随时逃到海外享受投资收益。

 

政府官员和富人都置香港利益而不顾,直接影响中产的心理,引发越来越多香港中产移民或准备移民。中产是香港经济的中坚,也是社会的中坚,当中产对香港失去信心希望破灭,整个香港将沦为一盘散沙。

 

香港文化日益消极被动,意味着未来雪上加霜。20世纪,香港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华人群体知识水平持续提高,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积极学习开拓进取团队协作的社会文化。香港电影作为香港社会文化的代表,精彩纷呈。香港制造业向大陆转移后,香港社会文化快速褪色。

 

由于港口经济的空间局限性和工作固定性,人们越来越被桎梏在狭小和固定的生活轨迹与思维轨迹上。外地移民不断涌入进入香港,导致香港生活空间更加日渐狭小,再加上香港房价暴涨,大部分人为攒钱上车而节衣缩食卑微的生活。2003年港府开放自由行和之后的金融业繁荣后,港人的核心生活空间更被金融精英和大陆富人占领,香港文化被进一步腐蚀。而且随着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干涉程度日深,港人的思想和言论空间日益被挤压。一系列的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人们的思维在不知不觉改变,社会文化日益被动消极。1997之前和2015年的社会文化对比,仅仅18年,已经天壤之别。

 

香港政府官员和富人的流民心态与被动消极的社会文化叠加,导致香港抗风险能力极弱。当经济崩溃的冲击到来,香港社会将难以有效组织起来,社会整体崩溃,加剧危机的深度和广度,香港的恢复也更加艰难。

 

简而言之,香港在过去20多年,因深受大陆影响而变得极其脆弱。大陆经济增长如同毒品,最初利诱香港的参与,进而让香港依赖,注定香港未来的经济崩溃。今天,全面依赖大陆经济的香港,经济结构极度扭曲,如同重度的吸毒者。在能吸食大陆经济毒品时,香港主要在楼市和股市等方面受益,同时把主要害处留给社会民众,当毒品供应不上,香港由于涉毒太深,必然经历痛苦的全面崩溃期。

 

 

2015310

2024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媒体转载请站内联系,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