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1. 手机版
  2. |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网站首页 > 中国经济分析 > 《中国实体经济走向末日》

中国实体经济走向末日(九)

2015-11-23 10:09:23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阅读

第一章/第一节  泡泡社会(节选三)

王尚一 生于0715

 

实体要生存必须要具备恒产和恒心,在疯狂印钞环境中,实体不可能长期稳定发展。1980年代,个别农民辛勤劳动和勤俭储蓄成为光荣的万元户,这些万元户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户,也可以看做最早的实体雏形,但是这些万元户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为什么?因为体制的疯狂印钞。

 

1980年代,体制以每年20-30%的递增速度印钞,1988年底货币总量为7426亿元,1989年底达10786亿元,当年印钞增幅45%1990年底15293亿元,增幅近42%。这些数字清楚的表明,1990年底货币总量比1988年底扩张2倍多,比1980年初扩张近12倍。

 

体制疯狂印钞后,当时的太子党走上并活跃在经济舞台,利用价格双轨制和特殊商品进口批文的极权,推动货币泡泡初步形成。1980年代初的万元户,到1990年末资产被稀释到原值的8%,遂被淘汰出富人群体。1980年代末,学生运动提出“反官倒,多党制”口号反对极权和掠夺。众所周知,运动失败,此后体制印钞更疯狂。

 

1991年到2003年底,中国进入极权和印钞双管齐下的阶段。2003年底,中国货币总量22万亿,比1991年初的1.5万亿扩张 14倍多。在此期间,朱镕基号称经济沙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强化体制极权,其中首选印钞,同时辅以修改银行法,让大规模印钞合法化。

 

2003年到2013年印钞增幅有所降低,到201311月,中国货币总量108万亿,与2003年底的22万亿相比,货币扩张不到5倍。在2009-2010年以4万亿为口号的大规模印钞期,中国货币总量从2008年底的47.5万亿,到2009年底的60.6万亿,再到2010年底的72.6万亿。

 

与之相对比,1994年底中国货币总量为4.69万亿,1995年底为6.08万亿,1996年底为7.61万亿,1997年底为9.10万亿,增幅连年高速增长。

 

为什么2010年后印钞速度减缓?非不为,实不能。朱镕基时代已经把中国的资源全面货币化,继确立房地产立国政策后,把资金集中在铁公基和房地产领域。温家宝时代,已没有多少资源可卖,只能顺延朱镕基时代的轨迹运转,保持房地产价格上涨日子才好过,但房价上涨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却是满满的负能量。

 

2008年金融危机后体制推出4万亿解燃眉之急,2010年后出卖资源的重复销售也难以维系。如果再继续大印钞,就类似于前苏联解体前一年150%的通胀,体制无法承受,所以不得不严格控制印钞速度,拖一天算一天(在2010-2012年,我用了数十万字,对中国的印钞状况多方面分析,都在说明相关问题)。

 

但是体制还在通过各种政策、金融和宣传手段将资金引到铁公基和房地产。对于大规模施工建设的各种工程和房地产来说,这种严厉控制印钞速度的结果将迅速导致资金链断裂。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资金链从2011年开始的雪崩到2013年底全面枯竭,泡泡社会走到尽头。  

 

 

 

2024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媒体转载请站内联系,否则追究法律责任。